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1月18日,“中国锂电池产业化奠基人”——中科院陈立泉院士莅临寒暑科技,考察寒暑科技“可充电锌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情况,一同出席的还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教授、清华大学孟至和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徐成俊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佳副教授,以及寒暑科技战略合作企业——雄韬股份代表胡金丰经理。
陈立泉院士莅临寒暑科技
陈立泉院士一行在寒暑科技总经理魏春光博士的陪同下,先后对寒暑科技的装配实验室、测试实验室、行政办公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从电池材料、电池装配到性能测试,多方位了解寒暑科技“可充电锌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
参观装配实验室
参观测试实验室
魏春光博士介绍道,寒暑科技的锌离子产业化之路最早要追溯到2012年。那年,康飞宇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发现并阐明了锌离子可逆电化学反应机制,首创锌离子电池体系,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寒暑科技创始成员一次性买断康飞宇教授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开始了锌离子电池的产业化探索之路。
锌离子产业化工作进展汇报
2015年,寒暑科技围绕锌离子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关键性材料进行基础研发与制备生产。2016年,攻克电池材料技术难题后,寒暑科技成功开发出AA圆柱锌离子电池,并应用于遥控玩具车、电动剃须刀等电子产品,首次实现了锌离子电池从电池材料到电池应用的突破。而今年,寒暑科技要将锌离子电池从消费电池拓展到动力电池,已着手方型叠片电池的研发,预计在今年中旬就可以实现锌离子电池在两轮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魏春光博士还表示,寒暑科技对锌离子电池的开发应用并不止步此,今后还将开发储能电池,最大限度发挥锌离子电池高安全与低成本的先天优势,深化储能领域布局。
参观锌离子电池材料
在了解了寒暑科技目前的锌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与未来规划后,陈立泉院士对寒暑科技开展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产业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寒暑科技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之间院企合作交流的双赢模式,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这是一种产业化与科研紧密连接的合作模式,是快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之一。
在指导会议上,陈立泉院士还分享了当今国内外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全球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绿色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领域,新一轮的电池产业变革必将来临。
陈立泉院士分享
陈立泉院士作为中国锂电池领域的领军人物,始终对“新能源电池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保持高度关注。他认为,新型电池,尤其是符合产业化技术需求与绿色环保标准的新型电池,毋庸置疑将会成为未来电池行业的新宠。因此,寒暑科技开发的锌离子电池因具备能量密度高、高低温性能好、放电过程高效安全以及电池材料无毒廉价等优势,颇受陈立泉院士赞赏,他希望寒暑科技结合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高度聚焦,深度挖掘,今后在推动锌离子电池产业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此次考察指导中,陈立泉院士的和蔼可亲,专业严谨,以及对中国电池行业的高瞻远瞩给在场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院士多次对寒暑科技 “可充电锌离子电池产业化”事业的关心与指导,是寒暑科技一路前行的无穷力量。